小雪之后,虽然南方还是以短袖“出镜”,但北方早已进入了银装素裹的时节,大雪一场一场地下,令小编按捺不住想跟大家好好聊聊“雪”这个令人愉悦的事物。 11月6日,北京下了2015年冬天的第一场雪,瞬时间刷遍了整个朋友圈。小雪节气之后,北京在内的很多地区都陆续下起了暴雪。 雪后,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,琼枝玉叶,粉装玉砌,皓然一色,甚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。 看到这么美的事物,人们总是忍不住想要用来形容能与其相互媲美的事物,因此出现了很多类似于“冰雪聪明”这样的词语,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心纯洁和睿智。 但很多人未必知道,“雪”还有比这个名字更美的别称。而这些别称通常都出自古代诗人的名句。 在宋朝诗人杨万里的《雪冻未解散策郡圃》一诗中,把雪称为“银粟”。而银粟在字面上,比喻的是浮在茶水液面上的白色泡沫。 雪冻未解散策郡圃 宋·杨万里 积雪偏工霁后凝,不妨冷极不妨清。 静闻檐滴元无雨,倒挂冰牙未怕晴。 独往独来银粟地,一行一步玉沙声。 圃中散策饶君强,敢犯霜风上古城。 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《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》一诗中,把雪称为“玉尘”。玉尘,即玉屑,是古代传说中仙家的食物。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唐·白居易 漠漠复雰雰,东风散玉尘。 明催竹窗晓,寒退柳园春。 绿酝香堪忆,红炉暖可亲。 忍心三两日,莫作破斋人。 在唐朝诗人吕岩的《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》一诗中,把雪称为“玉龙”,喻指龙形的玉雕。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唐·吕岩 岘山一夜玉龙寒,凤林千树梨花老。 襄阳城里没人知,襄阳城外江山好。 在唐朝诗人高骈的《对雪》一诗中,把雪称为“六出”,因花分瓣叫出,而雪花有六角,自此而得此名。 对 雪 唐·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,坐看青竹变琼枝。 如今好上高楼望,盖尽人间恶路岐。 在广东省,雪还有一个很奇怪的别名———“犬狂”,那是因为雪在广东非常罕见,故杨万里在诗中说道:“粤犬吠雪非差。”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则说得更为详细:“大雪逾岭,被南越中数州,州中之犬,皆仓黄吠噬,狂走者累日。”从此,“犬狂”也就在岭南成了雪的别名。 荔枝歌 宋·杨万里 粤犬吠雪非差事,粤人语冰夏虫似。 北人冰雪作生涯,冰雪一窖活一家。 帝城六月日卓午,市人如炊汗如雨。 卖冰一声隔水来,行人未吃心眼开。 甘霜甜雪如压蔗,年年窨子南山下。 去年藏冰减工夫,山鬼失守嬉西湖。 北风一夜动地恶,尽吹北冰作南雹。 飞来岭外荔枝梢,绛衣朱裳红锦包。 三危露珠冻寒泚,火伞烧林不成水。 北人藏冰天夺之,却与南人销暑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