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封寺在祝融峰额下,东汉时系道教“光天道观”,隋初为道教第二十二福地。隋大业年间,隋炀帝南巡至此,下旨改观为寺,赐名“上封寺”。 宋·朱熹《赠上封诸老》 夜宿上封寺,翛然尘虑清。月明残雪里,泉溜隔窗声。楮衲今如许,绨袍那复情。炉红虚室暖,聊得话平生。 宋·刘子澄《登祝融宿上封寺诗》 祝融尊与岱宗齐,仙境今容佛屋依。晓揖日轮知海窄,夜扪星轸觉天低。风高殿悉杉为瓦,云冷僧常绵作衣。莫剪光天坛下草,时巡要秣六龙嘶。 宋·刘摰《登祝融峰题上封寺》 寒风吹脑赤霄边,飞鸟犹难到绝巅。下见人间又成海,恍惊身世此何天。岩腰半白春留雪,僧面多黔日冒烟。我亦淮南宗姓后,举家应合到神仙。 宋·张孝祥《上封寺》 七月十五夜,我在祝融峰。与世隔几尘,上天通九重。手取白玉盘,纳之朱陵宫。群山罗豆豋,万籁酣笙镛。尽酌五湖水,劝我酒一钟。为君赋长言,写向西北风。 明·童佩《宿上封寺》 上封林处磴千盘,为讶高云碍竹冠。晴气满空还似雨,秋光未半忽生寒。客来石上占星聚,僧住岩前作鸟看。一榻偶然金磬侧,谁将银汉挂阑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