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冈石窟,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,始建于北魏时代,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,前后一共用了64年,其中最早的是有昙曜开凿的五个窟,后来逐步开凿了200多个窟,石窟依山开凿,东西绵延1公里。现存主要洞窟45个,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,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,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 分窟介绍 第一窟、第二窟位于石窟群东端,两窟并列,同期开凿,窟内布局相似,中央均有方形立柱。 第1窟内部 第2窟内部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,窟分前后两室,断崖高25米,中上部凿有12个方孔。后室雕一佛二菩萨像,从雕造手法判断,应为隋唐时期的作品。 第3窟 第四窟紧邻第三窟,中央雕方形立柱。 第4窟 第五窟、第六窟并列,窟前分别建有五间四层木构楼阁。第五窟窟内佛像高17米,是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。第六窟中央是连接窟顶的塔柱,高达15米,两层,塔柱与周壁上雕刻有释迦牟尼佛传教事。 第5窟、第6窟 第七窟、第八窟并列,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。第七窟后室正壁刻有菩萨像。第八窟窟内两侧有鸠摩罗天,东侧刻有摩酰首罗天。 第7窟、第8窟 第九窟、第十窟并列,同期开凿,均分前后两室。 第十一窟至十三窟并列。第十一窟中央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,四面雕有佛像,东壁有北魏太和七年造像题记。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形象。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,高12米多。 第十四窟雕像多已风化。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,人称万佛洞。 第十六窟至二十窟即“昙曜五窟”。 第十六窟窟形椭园,中间主佛立于莲座上,周壁雕有千佛与佛龛。 第16窟内部 第十七窟有交脚弥勒佛倚于须弥座上。 第17窟内部 第十八窟佛立像高达15米多。 第18窟内部 第十九窟有一尊佛坐像。 第二十窟外侧的檐柱已坍塌,成为露天造像,主佛胸以上部位保存较完整,脸型丰满圆润,双耳垂肩,双目有神,面目慈祥,雕饰精美,刚健雄浑,是云冈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。 第二十窟以西诸窟为北魏迁都洛阳之后所凿,规模均较小。 第20窟 |